
①本次全国大赛主题为:“新课程教育变革、教育融合与教育创新”(即各文章内容需包括以上三个内容中任意一个方向)。
②作品要求积极向上 ,应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实践性 ;创新立意,观点明确, 论证充分,给人启迪,对学科教学有较深刻的见解。
③作品方向能体现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探索 、新成果。
④文章内容可以是关注新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的热点,关注学科教育教学的观点,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
⑤论文内容不得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否则将直接取消参评资格。
⑥字数应为3500字左右,文章系原创作品,要求严禁抄袭行为,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
⑦不符合作品形态界定相关要求的作品,直接取消参评资格。
⑧作者所投稿件若在报刊等媒体发表请注明发表媒体单位。如有剽窃或抄袭行为,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⑨作者需保证稿件及各类说明、引言等无任何法律纠纷,文章要求查重率为25%以内,原则上要求附查重报告。

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体现文化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素养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注重技能培养和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教案、课件、作业设计内容: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一般包括授课班级的年级、专业、学生数和授课时间;授课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授课类型;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设计及资源准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
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建议所用软件尽量采用常用版本,以保证课件在其他机器上能正常播放),不限风格形式。如图片可采用GIF、JPG、TIF等格式(图片分辨率要求在1024×768以上);视频和动画可采用MPG、MOV、ASF、RM、SWF等格式(视频文件要求能在1024×768分辨率下清晰、流畅播放);音频可采用MP3、WMA等格式。

(一)时间要求
现场说课的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所选教学内容必须是教师本人的真实课堂教学内容,倡导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反思。
(二)语言、仪态要求
教学仪态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语言表达准确规范,生动活泼,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说课内容要求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诠释教材的理念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
(2) 教学策略:阐述本课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方法,突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采用的教学策略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技能培养;着重说明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预期的教学效果及微课教学经验。
(3) 教学过程:解说本课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结构、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师生活动等。要求教学层次清楚,教学结构完整,教学内容与教法学法相对应。
(4) 教学反思:本节课成功经验和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